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首都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西子廊桥传来岭南音,东莞国乐实验剧场《可园可源》亮相杭州

更新时间:2025-05-12 16:44  浏览量:1

5月11日晚,杭州网红地标湖滨银泰in77西子廊桥下方人头攒动,东莞民族乐团在桥上奏响《可园可源》片段,独具岭南特色的旋律引得市民驻足观望。

继全国巡演首站登陆苏州、收获如潮好评之后,由东莞市文化馆出品的国乐实验剧场《可园可源》继续以鲜明的新大众文艺特质,为杭州市民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

“《可园可源》的舞台呈现带给观众独特的审美感受,作品更有一种文化共鸣的触动。”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党支部书记杨飞表示,可以清晰感受到作品里的“魂”——既有传统的根,又有现代的呼吸。

“这样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观众王女士看完《可园可源》果断被“圈粉”,称《可园可源》结合了3D投影以及现代声光电技术,并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做了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很愿意‘多刷’,也许会追着《可园可源》巡演去别的城市。”

当下,文艺界正掀起一股新大众文艺的新浪潮。在东莞这片具有强大创新基因与创新潜力的文化沃土,新大众文艺正蓬勃发展。

国乐实验剧场《可园可源》就是一部新大众文艺特质鲜明的作品。就创作主体而言,《可园可源》由东莞市文化馆组建的两支非职业团队——东莞民族乐团和东莞舞蹈团领衔,演员平均年龄30岁左右,包括学校老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自由职业者、群文工作者、企业家等,这支“混搭”团队以多元身份凝聚合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共创”。

“东莞市文化馆通过打造《可园可源》,把社会上这么多热爱文化艺术的人聚集起来,共同完成一部作品,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角度来讲,体现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而且把大家的文化热情、文化创造活力都激发出来了。”著名文化学者戴珩认为,《可园可源》让大众参与到文化艺术的创作中,真正体现了群众性,也体现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业界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新大众文艺以突破传统创作边界的姿态兴起,而东莞群文人骨子里的跨界魄力与创新基因,在《可园可源》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预示着东莞群文领域将迎来新大众文艺创作的井喷期,为打造新大众文艺的“东莞样本”注入强劲动能。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表示,将以《可园可源》全国巡演为契机,让更多人看到新大众文艺在东莞的多元活力发展格局。未来,将持续优化文艺发展生态,完善文艺创作生产机制,为广大文艺爱好者搭建更高质量的展示平台,鼓励更多人勇敢追逐艺术梦想,携手绘就新大众文艺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采写:南都记者 李晓艺 通讯员 莞宣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