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首都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专访张国立 | 古稀之跃

更新时间:2025-05-06 06:41  浏览量:2

原创 ICONSPRO IconsPro星研所

2025年05月01日 20:01山东

在老龄化社会日趋明显的当下,老年人的生活与精神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张国立所出演的电视剧《我的后半生》,不仅让老年人精神世界的孤独感得到了良好的关照,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人们对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七十岁的年纪并不是终点,而是人生旅途下一个新的起点。

对于和剧中沈卓然年纪相仿的张国立来说,他也依然在自己的道路上勇敢无畏地向前闯。出道53年的他,始终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影视、话剧、综艺等各个领域,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老戏骨张国立甚至能够自豪地说:“演戏对我来说都是舒适区,只要选我了,基本上不会失手,错不了!”被称作“工作狂”的他,始终在戏剧领域延续着对表演的热情,乐此不疲。他坦言,自己唯一的优点就是勤奋,未来只要有机会工作,就会一直做下去!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张国立都始终追求一种顺其自然的状态。从业53年,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他如今无论面对生活还是事业,都有了更多自然无为的从容。随着时代的更迭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或许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张国立看来,无需去羡慕他人,自己觉得快乐和舒服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提及和邓婕相伴至今的婚姻秘诀,张国立回应称,爱情、责任感、共同进步和陪伴相互交织,就是最好的情感状态。

,时长24:13

七十而已

ICONSPRO:近十几年来您的作品,比如《金婚》《你是我爱人》《老家伙》还有《我的后半生》等,这些剧都是聚焦在婚姻和年龄上这种议题上。您喜欢选择这类题材,是因为您对老龄化社会比较关注吗?

张国立:不是,我没有刻意关注过老龄化社会的话题,你说的这些作品都是不同时代的作品,恰恰我们都踩到了这个热点上。比如说《金婚》,其实它更多的是写中国社会整个的一个变化过程,同时它也牵扯到一家人情感(变化)的过程。《你是我爱人》它写了一对中年夫妻,人到中年的时候如何能够把一个家庭维系好,能够焕发自己的那种爱,能够让家庭稳定、社会稳定。《老家伙》是写老年人再就业的,它都是不同的。其实你要说关心的话,大概我刚刚开始关心自己,我已经老了,但还没有关心到社会的层面。

ICONSPRO:您是在哪一个瞬间觉得自己老了?

张国立:比如说早晨起来,突然觉得在那洗脸的时候腰疼,比如说腿蹲下,我拍上个戏的时候,一起来就膝盖疼,过去都没有的,现在突然有一种身体上衰老的感觉。

ICONSPRO:从2007年的《金婚》到现在《我的后半生》,您觉得那个时候老年人处理婚姻问题跟现在剧中有什么区别?

张国立:这是两个不同的话题,《金婚》和这个是拿不到一起来比较的。《金婚》是两个人一辈子,可以说是从相亲相爱到各种家庭问题、人事问题、儿女问题,一直到最后两个人慢慢变老、携手到老的那种状态。而这个戏我是一个教授,是一个作者,他的社会地位和他的整个的状况,就这个人他不是接地气儿的一个人,当丧偶这样的大事件放在他身上的时候,他自己突然觉得不了解这个社会,不了解生活,不知道生活。他要自己起来做饭,生病了要去住院,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慢慢重新走进生活,而这个生活是他的后半生。

ICONSPRO:您在电视剧《我的后半生》中扮演了一个要通过相亲等方式寻找晚年伴侣的老教授沈卓然,您当时为什么要接这部戏?它最触动您内心的地方是什么?

张国立:因为人家找我,我一看剧本,我觉得这是一个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因为这个戏是根据王蒙的小说(改编),他写他自己经历的事儿,读了那本小说我就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虽然是老年人相亲的题材,但是它牵扯的面不是一个老年人的事,它是一个社会的话题。

而且沈卓然作为一个原来可以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学系教授,突然他面临丧偶,一个人在面对生活的时候,他才发现这生活不是他以前那个样子。因为以前家里都给他安排好了,他只做他的学问,写他的书就可以了,所以当他身体不好去住院的时候,他觉得最没有尊严的时候,突然遇上了一个温柔细心来关照他的护士,他就觉得那个感觉很温暖,在老伙伴们的撺掇之下就动了心思了,恰恰开始了开启了他的相亲之路。于是他屡相屡败,不断地相亲,最后在相亲中得到了成长,找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归宿。

ICONSPRO:您当时看见这个剧本的时候,是他这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打动了您,您就接了它吗?

张国立:不是,我是觉得这个剧本它的角度切换切得好。过去我们写一个老人,一个家庭,写相亲,他面临的是家庭的孩子(反对),面临的是社会问题。为什么让他屡战屡败?其实社会在发展,头些年所谓老人相亲的这些故事和遇上的问题,其实已经变得更复杂化、更综合一些。通过老人不断相亲的过程,把所有的事情都能呈现出来,所以这个故事非常丰满,不是一条线。

ICONSPRO:您觉得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相亲面对的最大的困难会是什么?

张国立:我是一个演员,我演的是沈卓然,但我并不了解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相亲要遇到的困难。但在这个戏里头,我们让他遇到了子女的反对,遇到了财产的分配问题,遇到了相亲对象特别实际的问题。还有女的只有一个要求,希望死了咱俩埋一块,你别和你前妻埋一块,但是中国人的传统有很多都是早早就把墓给买好了,先别写上他的名字就行,这些东西都特别生动。

ICONSPRO:现在老年人在相亲的时候确实会面对比如社会的压力、子女的压力,还有经济问题。

张国立: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可能就是单纯的子女反对,子女觉得没面子,您那么大岁数您还谈什么恋爱?社会怎么看?邻居们怎么看?朋友们怎么看?现在不是,现在是复合式的。能够把所有问题都克服的,我觉得应该是少之又少,(所以)应该祝福这样的老人,不要觉得这个事该反对。包括儿女们,都应该去祝福他。

ICONSPRO:剧中也出现了刚才您提到的房产、遗产这些现实问题,您觉得老年人的婚恋会不会是他把物质化的东西都去掉了,才会得到所有的认可?

张国立:得到你自己的认可就行了,(得到)对方的认可就行。跟别人有什么关系?

ICONSPRO:不同于沈卓然在古稀之年还要去摆脱孤独、寻找人生伴侣,现在好多年轻人他不谈恋爱不结婚,也不生孩子,老了他也认可去住养老院。甚至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们觉得机器人也能养老。您怎么看待现在年轻人的这些婚恋观和生活态度?

张国立:我理解。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权利和他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他愿意那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就像我说的,如果有老人能够真的找到自己的伴侣,我们应该祝福他一样,也祝福年轻人,你要觉得那样生活好,你就那样生活,没问题。

ICONSPRO:现在年轻人有这么多的选择,您会有一点点羡慕他们吗?

张国立:我没什么羡慕的,我们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方式,你自己快乐了和你自己觉得最舒服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ICONSPRO:看到过您跟邓婕老师一块参加录制《幸福三重奏》,大家都觉得挺甜的,您觉得维系长久婚姻关系的核心是什么?有人觉得婚姻的核心是爱情,也有人说是责任感或者共同进步,您觉得哪个比较准确?

张国立:爱情、责任感和共同进步,这三个交织在一起,最后(还有)一个陪伴就对了,这就是最好的爱情的状态。

ICONSPRO:在《我的后半生》里您的对手戏女演员有4位,杨童舒、严晓频、邬君梅和丁嘉丽,这四位女演员也是风格迥异,您跟她们合作感觉怎么样?

张国立:除了邬君梅我合作过以外,其他三个我都是第一次合作,但我们并不是不熟悉,我们也互相都知道,都熟。第一就是剧组在寻找演员的时候,搭的是一个特别好的班子,我觉得他们选得特别准确,就是从个人外形和个性上都非常贴合,她们的表演为整个戏贡献了很多亮点。

ICONSPRO:有观众戏称说这部剧全员上桌,是视帝影后云集,大场面爆棚,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张国立:我第一次听你这个说法,如果说视帝影帝影后是因为他得过这个奖,所以就这么称呼他的话,确实我们好多人都得过。

ICONSPRO:会不会觉得比其他的剧演得更爽一点?对手戏的演员都这么强。

张国立:他就是再强,也得按照人物来演,刚才采访我,问我说使点劲演还是放轻松演,我说其实都不是,应该是贴着演,更符合这个人物的演。用现在时髦的话说都是老戏骨,我的经验是就是说你符合这个人物,而不是说因为我们都是好演员,我们就把这戏演得更好,使劲演,凡事你使大劲了,全出错。

自然无为

ICONSPRO:您跟剧中这个角色年纪相仿,您认为沈卓然一直不断相亲的原因是来源于他的老年孤独感吗?

张国立:他第一次的心动一定是因为孤独感和对自己现状的不适应,他需要有人来关照他,他也需要倾诉。当然你刚刚说了这个年龄,我演他的时候和他一样大,我现在已经比他大了,他的这种孤独感,我虽然年龄相仿,但我也不能够完全理解,我有时候还经常想老年人到这个时候干嘛要去相亲,为什么?那就是因为我对他处境和对他内心需求的不理解。因为老人老了,你不年轻了,你需要什么?你可能需要一种抚慰,战胜这种孤独感。可是一个不孤独的人,他是无法理解一个老年人的这种孤独感的。所以当这个戏整个拍完了以后,我其实是通过他的故事,他的相亲对象,他最后的结局,开始对老人这种孤独感和相亲的这种意愿有了了解,有了共情。

ICONSPRO:所以实际上您所处的行业和您的演员的身份让您不能够理解他的这种孤独感,但是在拍了这部戏之后,您逐渐能够理解他的这种感觉了?

张国立:这跟这个行业没关系,可能跟人的个性有关系,不是说演员没有孤独感,我觉得这个角色的塑造过程,其实(也)是让我理解老年人孤独感的一个过程。

ICONSPRO:您看过电视台那种老年相亲节目吗?

张国立:没有,我主持过《中国新相亲》,但那都是年轻人的节目,我甚至觉得他们这么年轻,干嘛这么着急的来相亲,我也不理解。这个问题是很有意思的,就是沈卓然他也没有自己去老年相亲角,是他的亲家帮他去的。所以你说如果一个演员去创作一个角色,有没有必要去体验生活,这是非常重要的,但跟他的需求也有关系,我在这个戏里不需要(体验),我更多的是一个心理过程的变化。

ICONSPRO:剧中沈卓然的原配和他的好朋友老苟相继离世,也引发了大家对生死离别话题的思考。其实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我们中国人实际上是比较避讳去谈论这个的,您怎么看待生离死别这种事情?

张国立:谁都逃不脱。我们这个戏也不是讨论生离死别的,生离死别只是这个事件中的一环而已。我们这个戏其实写的是活着的人,你如何活得更好。生离死别肯定你每个人都得面对,老苟比沈卓然生活能力更强,他更能调整自己的生活情绪,他每天都让自己很开心,但是他该走也得走。这个戏没有把重点笔墨放在死上,死只是他的事件而已,这个事件必须得面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讨论如何让自己活得更有质量、更开心。

ICONSPRO:您这回演了一个老年的相亲者,这种家庭的伦理剧对您来说是不是非常驾轻就熟,算是您表演的一个舒适区吗?

张国立:演戏对我来说都是舒适区。我已经演了五十几年戏了,我没有舒适区,都是我的舒适区。只不过是你要让我演这样的人物,我去认认真真研究这个人物,我去认认真真研究他的心理,认认真真研究他的人物关系,认认真真研究他的任务、他的事件,他面对事件的态度,去把这个角色给演好。你只要选我了,基本上你不会失手,你错不了,五十几年艺龄的一个演员,还有什么舒适区,(只能演)一个角色,那不可能了。

ICONSPRO:还有没有什么角色类型是您没演过,还想演的?

张国立:我从来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有过想法,说我好想演这样一个角色,我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它推过来了。我也不是得便宜卖乖说这话,不是,确确实实很多事情在推着你走。

ICONSPRO:一直以来您都活跃在大众的视野当中,一直有作品跟大家见面,从来没有停下过工作的步伐。之前我们采访铁三角的另外两位老师,形容您用的是“工作狂”这个词,您现在还是非常热衷于工作吗?不会觉得累吗?

张国立:累是肯定会累的,年轻的时候也很累。王刚老说听着楼道的脚都抬不起来,拖着地走的那个人一定是国立。很累,但是我乐此不疲。我觉得每一个机会来的时候,你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这个世界无论什么行当,缺你照样可以,一点不会说因为缺了你有什么遗憾,那不可能的。

所以每一次当有一件事落到你身上的时候,你必须全力以赴。我有时候跟年轻人说,因为我在电影学院也做过院长,也跟很多年轻人拍戏,也都说,其实我唯一的一个优点就是勤奋,我说(要)吃苦耐劳、勤奋,要把这事做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激发你的那种潜力。要做好这件事的那种强烈的愿望,是能够支撑人往前走的,你要是不好好做这件事,你都对不起这个机会。所以(我)乐此不疲,一直都喜欢工作。

ICONSPRO:您会打算演到什么时候?演到演不动为止吗?

张国立:我没有设计,就跟你刚才说你打算演个什么角色还是遗憾的一样,我对这件事情也没有设计,只要我还有机会工作,我就一定去工作。我觉得我的遗憾(就是),我是话剧演员出身,我是从舞台上走出来的演员,但是我上舞台演话剧演的太少了,我甚至得过梅花奖,我都觉得我演的太少了。所以这几年我一直都在演话剧,演话剧也很需要体力,一个大戏,像我们的戏三个小时不休息,场场都在场上,但也很好我觉得。

ICONSPRO:您这么努力工作的一个人,您是怎么看待退休的?您觉得退休是浪费生命吗?

张国立:年轻的时候我睡觉就少,我看他们睡觉我都觉得他们“死了”,只有我还活着。你要说浪费生命,我现在睡觉的时间比我年轻时候多,因为我觉得我必须得保证自己的体力,才能把明天的事情做好。我年轻的时候真的是一天就5个小时睡觉,我觉得当你还有精力去做好一件事的时候,你去做,当你觉得这件事情你的精力和体力达不到了,你就放手。就像你说的面对死亡一样,它就是个自然而然的事,没有比自然更深刻的道理。

表演的生命力

ICONSPRO:现在很多中年以上的演员面临着只能演父母辈这种角色的局限,您当时是怎么跳出来这种局限的?

张国立:我没跳出来,现在都是演爸爸、公公、姥爷、爷爷,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我当年演《金婚》的时候,让我演恋爱时期二十几岁的时候我就不敢演,我就一直跟晓龙(郑晓龙)商量,我说能不能换几个人演?他说你们俩辨识度太高了,怎么换?那时候还没有 AI把你脸给做年轻的那种技术手段,就是生演,我一直都戏称自己是“老黄瓜刷绿漆”那个时候。你到这个年龄,你演这样的一个年龄的人物,对你来说也是贴合的,对戏剧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话剧我可以,我话剧就是演年轻的到老的。

ICONSPRO:刚才您也提到AI技术,AI技术发展的特别迅猛,也冲击了很多行业,影视行业也不例外,您觉得演员本身的不可替代性是什么?

张国立:活的,我掐你你疼,我扎你一下你流血。我们不否认时代的更迭,未来的人们说我们不看真人演的,我就想看AI的,那又如何?我们谁也不敢说时代会走向哪一方去,变化太快了,都是顺其自然。

ICONSPRO:近两年您参加了几个综艺真人秀,也有很多声音说演员上真人秀会削弱演员本身的神秘感,您会担心吗?

张国立:当然有一些,因为演员这个职业也是一个娱乐行业,现在时代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过去演员除了演戏以外,没有别的可干,现在变得有这么多的娱乐方式和形式。所以你说担心确确实实是有的,因为如果你出镜率太高,而且现在有很多节目,进去以后你都后悔,这一个屋子里有三四十个摄像机在那,无死角地在拍你的时候,也挺害怕的。

所以后来我也不敢上,慢慢我都退出来了。也不是因为完全害怕这个,也是因为找不到那种存在感,和演戏的感觉还是不一样。我特别佩服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他们在真人秀节目里和这种综艺节目里头的表现特别特别棒,又聪明又机智,又能给节目贡献内容,节奏感还好,但这也是靠人家练出来的,这也不是说人家生来就这样。对于我来说可能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慢慢退出来了。但是今天我桃花坞的坞民们给我发来了祝贺,我很高兴,桃花坞的坞民们还都记着我这个国立爸爸。

ICONSPRO:现在您在参与一部作品的时候,主要会考量哪些因素?

张国立:这还真是我的弱项,我只攻过一个方向。像是以幕后的方式出现的,我制片人做过。导演《朝云暮雨》,(导演)他可能是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但我最重要的东西还是放在戏剧的呈现上,演员找谁合适上,至于题材,当然我更喜欢温暖的现实主义题材。然后比如说市场,这可能我的弱项。

ICONSPRO:迄今为止您在影视、话剧、综艺上都有涉猎,您也有多重的身份,刚才您讲了有演员、有制片人、有导演、有投资人,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和奖项,您在未来的5年和10年的时间里,您有没有什么更新、更好的职业规划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

张国立:最近又一件事儿落到我手上了,真好,就是深圳坪山有三个自然村落,这个村子已经搬空了,我两年前去开始设计,一个是长守戏剧公社,我和龙马社我们一起合作。还有一个就是山上的创拍中心,我准备搞一个剧团,然后在那儿培养一些话剧演员,戏剧演员。山上的这个自然村落我们选了六个点,要做环境剧场,中心剧场已经设计完了,非常著名的设计师设计的。我们的戏剧公社前面守月塘的设计,还获得了国际上的奖。它本来是一个水塘,但是我们现在用绳子把它编的网,也是个著名设计师朱小地,设计完了以后最近得了三个奖,所以我未来最少得有5年的时间,这也是深圳市宣传部和我们坪山区委领导给我下的一个任务,就是争取这5年我们把大湾区国际戏剧节给搞好。

目前拍的戏拍完以后,我就进入话剧的创作,一个新的戏,我和刘震云合作的,这是今年的。然后话剧巡演,邹静之的《断金》,龙马社的戏,还有《肖申克的救赎》,我导演的。还有《窝头会馆》,郭德纲于谦他们那一版,德云社版的也要在下半年全部动起来,下半年可能是更忙碌的一段时间。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