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周庄》焕新展演暨晨风时尚发布会举行 从T台到剧场,看千年古镇焕发时尚新魅力
更新时间:2025-04-28 15:59 浏览量:2
相隔两月,故人重逢,有一条名为周庄的“鱼”,再次游到观众面前,带领大家逐光而行,体验昔日繁华宋景,见证今朝兴盛周庄。4月25日,行浸式多维空间剧《只此周庄》迎来焕新展演,70分钟光影流转述说九百年前的故事。当晚,“织韵江南·无界新生”晨风时尚发布活动同步举办,时装秀与剧目无缝衔接,打造出时空穿梭般的观演体验。
九百年岁月悠悠流淌,如诗般画卷缓缓展开,一部《只此周庄》演绎历史的澎湃。当游客将鱼灯握在手中的一瞬,便与《只此周庄》主角之一的青年“周和”一同穿越时空回九百年前的水乡,走过宋人“周和”的梦与人生。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循着“旧梦、入画、出征、寻路”四大篇章,让江南文化在时尚与艺术的碰撞中焕发新生。
提着鱼灯,穿越“时光隧道”进入“旧梦”,来到热闹非凡的汴京上元灯节。只见大理寺正手持海捕令,仔细比对路过游客,一边端详一边摇头。往里走,小吃铺的叫卖声、猜灯谜的诵读声、耍杂技的叫好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宋代热闹的市井街巷。突然的大理寺缉捕犯人与周边酒铺小厮探头探脑,更是让观众感觉这不是表演,而是历史的日常。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此次《只此周庄》新增的场景,旨在让演出更市井、更贴近、更互动。
上元灯节结束,鱼灯亮起。在鱼灯的指引下,观众步入“入画”,在3D虚拟空间与现实舞蹈相结合的表演中,了解宋人周和与宫廷歌姬桃兮相识、相离的故事;踏上“出征”,历史在此刻上演,宋人周和之子周细与周庄三百壮士北上抗金。悬空威亚、刀光剑影,酣畅淋漓的水战打斗表演看的人惊心动魄。最后,在“寻路”篇章中找到梦境出口,而青年周和的梦还在继续,见证着来来往往的周庄故人在周庄入梦,诉说着他们“只此周庄”的情怀。
“看似是表演内容的提升,实则是观众体验的优化。”《只此周庄》总导演靳韬表示,听从观众建议,在剧情上进一步凝练,将原来的80分钟缩减为70分钟。时间少了,但内容更为丰富。新增了大理寺追铺、悬空威亚打斗等特技场景,营造更加震撼、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舞美效果。此外,剧目还加强了3D视觉效果和人物内心独白,并配上实时字幕,让文字的美与舞台的美双向赋能。“我们希望能唤醒每一位来现场的观众,从内心中对自己、对家庭,甚至对国家有一份更好的祝愿。”靳韬说。
“开场的时装秀质量很高,随之而来的《只此周庄》更是让我震撼,每个篇章都各具特色,每个故事都令人感动,其中在穹顶下辗转腾挪、翩翩起舞的空中舞蹈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服装与服饰专业大二学生蒋辰对此次演出赞不绝口。
观众徐舒婷已经是《只此周庄》的铁粉,在她看来,这部作品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古镇之美,更传递出一种文化自信,相信这部作品会让更多人爱上江南、爱上中国传统文化,“演出节奏紧凑,体验沉浸感强烈,这种对艺术追求极致的态度让我十分敬佩。”
当天开场的晨风时尚发布活动,以“一幕江南”作为核心舞台,联动晨风集团旗下品牌红馆旗袍、KEBING轻礼服,以三大主题秀场串联起周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既呼应周庄黛瓦白墙的古韵,又彰显当代艺术馆的先锋气质。据悉,花桥晨风时尚创意产业园拥有近150家时尚企业与300位独立设计师,致力于以研发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与时尚产业的深度融合。
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首演以来,《只此周庄》累计演出超500场,接待海内外观众突破10万人次,获评“全国高质量发展投资创业范例”“长三角古镇文旅消费新场景”等殊荣,成为江南文化行浸式表演标杆之作。为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质量,《只此周庄》项目组广泛收集观众观演体验和建议,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对项目进行改造。相信经过此次提档升级,《只此周庄》各项数据将更上一层。
其实,从《只此周庄》开演仅半年时间就立马进行升级可以看出,周庄在不断思考,不停地求新、求变、求精,以优质的文旅融合项目赢得游客的口碑。
千镇一面是众多古镇面临的难题。周庄也是如此。在古镇游整体式微的当下,周庄迫切想要转身。就在之前的清明节假期,周庄迈出了重要一步——4月7日起,周庄古镇景区工作日票价实施5折优惠(周末及法定节假日除外)。同日起,购买一次古镇景区原价门票,即可终身无限次免费入园。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对长期以来商户和游客呼声的积极回应,也是周庄古镇在面临市场挑战时作出的一次重要调整。
周庄古镇的门票降价,并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一方面,古镇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已有不少地方推出门票减免优惠,如浙江南浔古镇、四川安仁古镇、河北滦州古城等,“去门票”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从“夜周庄”文旅品牌的成功打造,到周庄数字梦工厂带来的“数字经济”,再到《只此周庄》的成功试水,都让周庄看到新兴文旅业态,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活力激发发展潜力,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周庄希望看到的是,以较低的旅游成本“引流”,以丰富的游玩体验“引留”,让更多游客从“观光游”“扎堆游”转为“品质游”“深度游”,从而促使文旅发展由单一的“门票经济”向“链式经济”延伸,更好地激活市场、提振消费。清明节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周庄今年清明假期接待游客总人次超过十万。
周庄一系列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商户的经营效益。周庄一家古色古香小店内,挂满画框、蒲扇、书签、冰箱贴等手绘文创产品。画作中的牡丹、青竹、古镇、水乡等主题与这家店名——“大自然的礼物文创店”相契合。90后店主、非遗“烧箔”技艺守艺人李萌正伏案创作,“我在周庄已10年。周庄商铺管理的特别好,这也是我选择周庄的原因之一。现在周庄门票优惠力度空前,吸引更多游客纷至沓来。我希望能借着这股势头,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文创、更多的人爱上烧箔这项非遗文化。”
同样是90后设计师陈墨在周庄开设”水乡光影艺术馆“,通过AR技术还原《清明上河图》场景,日均营收突破5000元。这种“科技+文化”的创新模式,让古老建筑焕发新生。
在文旅产业变革重塑的十字路口,周庄的突围之路充满启示。当“小桥流水”的魅力逐渐消退,正留住游客的,是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与现代体验的创新融合。正如游客徐舒婷所说:”我爱周庄,爱的不仅是江南水乡,更是想触摸文化的温度。”
或许,周庄正是听到了这些声音,才以创新为笔,以文化为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江南故事,向世界传递江南水乡的文化自信与美学高度。
(编辑: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