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话剧《长椅》再次与观众见面
更新时间:2025-04-22 16:34 浏览量:1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4月21日,北京人艺话剧《长椅》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再次与观众见面。这是俄罗斯剧作家盖利曼的经典剧,该剧以独特的舞台语言重新诠释人性与情感的复杂命题。
作为纪念中国小剧场话剧诞生40周年的致敬之作,《长椅》于2022年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首演。该剧由冯远征担任艺术指导,青年导演杨佳音执导,实力派演员于震与辛月联袂主演。作品聚焦公园长椅上邂逅的一对男女,通过层层反转的对话演绎,在谎言与真相交织的言语博弈中,展现出两个孤独灵魂的挣扎与碰撞,也折射出生活的复杂与荒诞。
在原剧本中,编剧将主人公称为“他”与“她”,并表示“场次由导演决定”,这就赋予了二度创作更为广阔的空间。究竟什么才是真相?又是谁在主导这次相遇与谈话?在导演杨佳音看来,“一切都可能是谎言,我更愿意极端地认为,《长椅》是‘他’的剧本中,‘她’导演的一场戏。”开放式的结局也为观众留下了更多想象与思索的余地。
《长椅》剧照。李春光/摄
在有着丰富表演经验的于震看来,“这部剧的难点是在同一时空不停地反复和转折。这需要两个人专业理念和表演风格统一,对剧中人物认知一致,对剧本内容及内涵达成共识,还要充分信任对方,毫无保留地交流,甚至完成优缺点的互补。”
而鲜少在小剧场演出的辛月,则以“把自己代入到角色中,用角色的视角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完成了一次舞台上的自我蜕变。作为生活中的伴侣,于震和辛月在《长椅》的演出中也展现出了绝佳的默契与张力。
虽然《长椅》是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外国作品,但剧本的题材和探讨的主题与当下连接紧密。滴落的雨点、红色的气球、闪灭的灯光,则为这一现实空间增添了一层虚幻的意境,与剧本中蕴含的荒诞色彩形成互文,让观众在体会真实空间与内心空间的虚实转换中,感受到小剧场独特的戏剧魅力,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该剧将上演至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