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首都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大学课堂沦为“双演剧场”:老师敷衍教,学生假装学?

更新时间:2025-04-17 21:14  浏览量:6

课堂内外双敷衍,知识何日见真章?

当“表演”取代了“求知”

你见过这样的课堂吗?老师在台上念着十年未换的PPT,学生在台下刷手机、赶作业,小组汇报成了“糊弄学”现场,期末学分到手,脑中只剩一片空白。

这不是段子,而是许多大学生的真实日常——课堂成了师生心照不宣的“双演剧场”,一个假装教,一个假装学。

水课泛滥,谁在“杀死”大学课堂?

PPT翻页声代替了思考声,学分簿上的数字掩盖了知识的空洞。

有学生吐槽:“数据结构与算法课,老师前半学期念PPT,后半学期让学生轮流讲课。”本应硬核的专业课,硬生生被拆解成“流水线作业”。

更讽刺的是,选修课《流行音乐鉴赏》被锐评“不如博主讲得有趣”,《人际交往技巧》成了“电影放映室”。课程名头越响亮,内容越像“卖家秀”——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教育的诚意在形式主义中消磨殆尽。

师生“离心”,责任只在老师吗?

老师成了“PPT朗读者”,学生成了“学分收割机”,这场交易里没有赢家。

学生抱怨老师敷衍,老师也有苦难言:科研压力、行政杂务、非升即走的考核,让“青椒”们疲于奔命。一位网友直言:“用心设计的课,学生低头刷手机;随便应付的课,反而没人投诉。”另一边,企业抱怨毕业生“眼高手低”,学生怒斥学校“教用不上的知识”。

当教育沦为“你敷衍我,我糊弄你”的双向摆烂,所有人都成了困在系统里的演员。

打破僵局,教育需要一场“双向奔赴”

与其在“水课”里互相消耗,不如在“活课”中彼此成就。

改变并非无解:

课堂“减形式,加干货”:淘汰上世纪PPT,引入行业案例、实战项目,让知识“落地生根”;

评价“重教学,轻套路”:降低科研指标权重,让用心讲课的老师被看见、被奖励;

学生“要主动,敢发声”:用选课投票淘汰“水课”,用课后反馈推动改进。

教育不是演戏,青春不该“注水”

有人自嘲:“上大学后最擅长的,是踩着DDL交作业。”但青春不该是“糊弄学”的试验场,课堂更不能变成“废品生产线”。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种,而非填满学分;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人,而非熟练表演的“演员”。若师生能卸下面具、真诚相待,或许终有一天,课堂会重拾那句朴素的承诺:“学有所得,教有所值。”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