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长春小剧场:开拓城市文化版图的新兴力量
更新时间:2025-04-12 17:37 浏览量:8
在长春的文化版图中,小剧场正以独特魅力悄然绽放。走进长春小剧场,沉浸式戏剧冒险让你心跳加速;东北二人转热情豪放,尽显地域风情;工业遗址诉说历史,沉淀岁月厚重。众多小剧场演出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为城市文化注入蓬勃生机与活力。
AM738;长春FM91.6
吉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
《好好学习》
本周六17:30播出
《长春小剧场:开拓城市文化版图的新兴力量》
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长春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陈晓峰导演(右)接受《好好学习》主持人芳凝采访。
芳凝:小剧场剧目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哪些创新之处,又是如何吸引观众的呢?
陈晓峰:小剧场的创新主要来源于观演模式和观演关系的改变。以我2022年在长春水生态公园执导的吉林艺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消失与重现》为例,我们将剧场搬到了公园的水下沉广场。在这个户外空间,我们精心选取了四五个场景地点。观众沿着移步换景的方式观看戏剧演出,即在一个地点看完一部分后,前往下一个地点继续观看,通过接连变换四五个地点,完整地呈现整个戏剧故事的叙述。在自然空间里观赏一场戏剧,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剧中人物的命运起伏、人物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矛盾冲突的逐步展开。这样的观演体验让观众感觉更加新鲜有趣。相较于传统戏剧,观众坐在剧场里,灯光一暗,就只能在“第四堵墙”内观看舞台上的故事(“第四堵墙”是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舞台上仿佛存在一道观众看不到演员、演员也看不到观众的墙,双方彼此不进行交流),小剧场戏剧则显得更加鲜活。小剧场戏剧首先打破了“第四堵墙”的束缚,演员们的表演更加轻松自然,趋近于影视剧中的生活化表演风格 。
芳凝:当下,观众的需求已发生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单纯作为受众观看剧目,对于沉浸式互动体验类剧目的兴趣愈发浓厚。那么,从小剧场的角度来看,在提升游客游玩体验方面,可以从哪些维度展开创新呢?
陈晓峰:这其实就是当下颇为流行的文旅融合演出模式,通过让文化艺术为旅游赋能,使旅游更具文化内涵。游客到一个城市或景点,目的不只是欣赏风景。具体而言,首先要深入挖掘景点或游览区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基因,这些基因是该地域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所在。然后,以戏剧为载体,将这些文化基因巧妙地融入其中,构建出一个既好看又好玩的戏剧故事,再借助这个故事把观众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目前,一些悬疑小剧场戏剧就结合了类似剧本杀的形式,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让观众能够与戏剧故事深度互动。今年一月份,我在北京观看了一场这样的戏,它本质上就是一场剧本杀。演出过程中,演员先进行一段表演,随后剧中“死了一个人”,接着演员便带领观众一同去探寻幕后凶手,观众还可以参与投票。这种形式的戏剧,显著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就长春文旅消费场景而言,为了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吉林本土文化以及长春本土文化,编排更多类似这样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小剧场剧目 。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雨梅、子欣
初审:郝滋丽
复审:钟晓
终审:赵敏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