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士》口碑热度双收,腾讯视频X剧场再次打破类型剧创作范式
更新时间:2025-04-11 23:15 浏览量:2
作者| 赤木瓶子
离开隧道后,崔业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感叹着阳光刺眼,走完这一生“由黑到白”的棋局。
随着《棋士》收官,巧妙留白的结局引起了不少观众的热烈分析,定格在旧衣口袋的最后一镜是否蕴含深意;而王宝强饰演的崔业,从卑微到超脱,在冷静高智与冲动癫狂间切换,带给观众关于人性思考的后劲儿,也仍在继续发酵。
从社交口碑看,《棋士》在豆瓣开分7.5,在微博评分9.4,在虎扑与知乎分别收获9.4分与9.0分。热度上,《棋士》也带来了不少惊喜,在电视端,它在CCTV-8最高收视率破1.7505%,收获后黄金时段平均收视率冠军;在网播端,它以峰值26376一跃成为腾讯视频X剧场站内热度值最高剧集。
时隔12年重回荧屏,王宝强化身小人物崔业,带观众穿越一场罪与罚、善与恶的人性风暴。他与家人、与伙伴构成张力十足的人物关系,娓娓道来人与人之间隐秘复杂的中式关系。这都让观众几多感叹唏嘘,人性的复杂、亲情的多面,比褫夺眼球的犯罪手法更震撼心灵余味悠长,在这一点上,《棋士》展现了国产罪案悬疑剧“灰度”的那一面。
《棋士》口碑与热度的双收,也传递出一个信号。在国产剧集市场上,观众对内容的审美与需求在迅速迭代,尤其悬疑剧作为大热门题材,想要获得青睐,需要的不仅仅是类型上的创新,更需要创作端在剧作内核上注入独特深刻的洞察。
从一鸣惊人的《漫长的季节》《繁城之下》等剧到如今的《棋士》,腾讯视频X剧场推出一系列“非典型”高质量作品。区别于市场上趋势化、模式化的内容,X剧场的作品精巧、独特,融合类型题材与作者性的艺术审美,在市场疲惫之时,贡献新意之作。
《棋士》的出现不是偶然,而它的热播热议也正预示着,腾讯视频X剧场的故事还将继续。
《棋士》突围:中式亲缘关系的深度表达
悬疑剧市场的竞争已近白热化,而《棋士》能够在一众悬疑剧里破围而出,或许要归功于它创新性地以现实主义生活流的笔触,以细微故事脉络与细密关系网完成了对中式关系的建构与解构,产生了强沉浸、后劲足的追剧体验。
《棋士》首先就对中式家庭关系进行了辛辣大胆的挖掘。在一次次“博弈、追逐、厮杀”中,剧集巧妙地构筑多组立体复杂的人物关系,其中最核心的“亲兄弟”崔业崔伟和“江湖兄弟”崔业夏生这两组互为对照和隐喻的人物关系,直击中式亲情中的伤痛与纠葛,也构成了最强烈的戏剧张力。
隐藏在崔业崔伟这对亲生兄弟的“猫鼠游戏”和“黑白对立”背后的,是偏爱、牺牲、退让等一系列不流血的伤口留下的难以释怀,是彼此隐藏在内心暗面的嫉妒与控制,但就算再水火不容,崔业与崔伟之间也有剪不断的浓厚亲情,也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对方。兄弟俩之间微妙的“爱与不服”,是贯穿“黑白双雄结构”背后更深层的内核。
而崔业与夏生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江湖兄弟”的感情,则更像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兄弟关系。崔业在一段被压制的原生关系中得到了短暂释放,夏生则逐渐将他视为兄长父亲一般的存在。两个在各自家庭中一直在失去的人,在对方身上找到了情感补偿。
这种与现实亲情关系及友情关系紧密贴近的细腻刻画,赢得了观众“拍得太真实”的共鸣,也因此更能共情到人物身上,产生沉浸式入戏的追剧体验。
比起将笔墨篇幅大规模放到惊险刺激的犯罪手法上,《棋士》褪去悬疑的“华丽外衣”,没有一味强调快节奏和强反转,而是以更朴素也更实在的叙事,用无数个有真实感、贴近普通人经历的细节,织就了细密扎实的人物关系网,留足了情感发酵和塑造人物的空间。
这也预示着国产悬疑罪案剧的市场审美正在从“类型化”向“人性化”迈进。无论是在叙事风格上的“反套路”尝试,还是在审美上不断创新叠加,《棋士》不仅突破了传统悬疑剧的类型框架,更为罪案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
打破固定范式,类型剧从“悬疑”到“人性悬念”
如果说故事的强吸引力,在于紧张刺激节奏,扣人心弦的高手对决。而故事的厚度,便在于人物群像塑造。就这一点而言,《棋士》值得反复咀嚼回味。
它跳脱出悬疑剧的固定范式,走出一条“人性悬念”的风格化表达之路来。基于对“小人物”的深刻洞察,《棋士》通过生动鲜活、真实接地气的人物刻画与群像塑造,以人写案、以人辩理,增添更多思辨性的可看度。
剧集告别了非黑即白的脸谱化人物,而是勾勒出为生活奔走挣扎的平凡众生相图鉴,里面没有绝对的善,更没有纯粹的恶,只有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下,各自在命运里浮沉的小人物,他们可怜亦可气,可哀亦可怒。
崔业在踏上犯罪道路前,本身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小人物”。他是令人可怜的,原本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士”,哪怕被压榨、被夺走话语权,他也坚持不下假棋,一个内心清高的“旧人”无可奈何地成了“窝囊废”。然而他又是令人可气的,将棋道高手的思维缜密运用到犯罪上填补自卑与虚荣,以走捷径的方式重新获取对生活的掌控感。到剧集最后,他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终于幡然醒悟,捷径终将导向歧途。这一刻,崔业的人物弧光闭合,一个真实到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为剧集打下了最深刻的烙印。
打破了传统悬疑剧中“悬疑至上”的模式,《棋士》塑造了以“人性悬念”驱动的新表达方式。剧集探讨的并非“命案”,而是“命运”。崔业的悲剧,隐藏在他性格的极端面当中,也隐藏在原生家庭的伤痕里。
在波澜不惊“一眼望得到头”的平凡生活里,剧集以人性流动、小人物命运驱动的悬疑感层层递进,探寻人生抉择的终极意义,已然脱离了传统悬疑罪案剧的标签,建立起了更富有风格化的哲学表达。同时,对人性的深度挖掘与表达,也能够吸引到大批非罪案悬疑剧受众、为“人与人真实相处的状态”而来的跨圈层观众。
《棋士》在“人性悬念”上的审美创新,也是对腾讯视频X剧场重在写“人”的呼应。无论是《漫长的季节》里的东北烟火气,《繁城之下》里底层小人物的挣扎图景,还是《欢颜》民国江湖“西游记”,或是《黑土无言》呈现的“黑土地上的伦理剧”。
在X剧场其他剧集中,这种风格化的叙事表达与时代群像的构建也比比皆是,虽然每部剧风格迥异,是实实在在的“一剧一格”,但在对人性的深入洞察上殊途同归,通过对小人物的细腻描绘,辨析人生与命运,写出平凡真实的普通人各自面对自己的局限与时代困惑。
均分最高的剧场厂牌,X剧场构建的“信任契约”
秉持着“一剧一格”的创作思路,腾讯视频X剧场对剧集不设限制、不求标准答案,探索并拓宽着精品剧集的可能性边界。
事实上,在X剧场已播出的五部剧集中,无一例外都在探寻更具风格、更加独特的表达方式,跳脱出市场上对类型剧的固有创作套路,构建一系列独属于自身的“内容印记”:反常规、反公式、高品质。
因此,这五部作品,每一部都自成一派,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就从《棋士》来看,悬疑融合生活流,抽丝剥茧地触探到人性里的灰色地带,在镜头之下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场人性博弈,善恶摇摆,矛盾丛生。而这正是当下影视作品所需要的品质:让观众看到更复杂立体的世界,更深层次地思考人性。
正是这种“不拘一格”的创作方式,腾讯视频X剧场的作品能持续突破传统框架,获得观众的认可,在内容市场上竖起精品剧标杆。目前,X剧场已播出的五部作品(《漫长的季节》《欢颜》《繁城之下》《黑土无言》《棋士》),豆瓣评分均分达到7.9,是市面上所有剧场厂牌中平均分值最高的。在剧集市场亟需品质的当下,它展现了极为难得的稳定水准。
而腾讯视频X剧场这份稳定的优异成绩,对于影视内容市场的上下游各环而言,或许可以算作一场良性内卷。上游创作端需要意识到,观众比预想的更加理智与成熟,品质化、风格化的诚意作品会被接纳。在《漫长的季节》的豆瓣热评区,依旧可以看到观众感叹,“看到这样优秀的国产剧,很欣慰。”
而对于下游观众而言,腾讯视频X剧场的稳定发挥可以算是一剂安慰剂,意味着总还是有人不是追着热度与IP狂奔,而是静心孵化具备视觉表达、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令人惊讶的是,《棋士》与X剧场的上一部作品《黑土无言》之间,隔了整整14个月,期间X剧场没有马不停蹄地推剧上新,而是以耐心与匠心进行精雕细琢。这显然是平台在产量与品质之间权衡过后的结果,这个结果也没有让观众的等待落空。
精品化道路从来不是一条好走的路,不仅需要在创新与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还可能会面临“试错”的风险,但好的内容是能与观众建立信任的。到现在,腾讯视频X剧场与观众就“品质”达成了一个信任与被信任的契约,并推动着这份契约循环优化,在纷纷扰扰的市场里,一步一脚印地大胆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