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MR交互数字戏剧《仓颉造字》
更新时间:2025-04-08 17:54 浏览量:9
近日,中央戏剧学院正式启动国内首部MR(融合现实)交互数字戏剧《仓颉造字》的创排工作。
据悉,该剧依托融合现实(Mixed Reality)技术,突破了传统镜框式舞台对观众视野的限制,通过虚拟内容与舞台实景的深度融合,使戏剧空间得以延展,打造沉浸式、交互式的观演体验。
该剧的一大亮点在于积极探索“观演共创”的全新戏剧形态。观众借助MR融合现实设备,通过眼神、手势、选择等方式与演员实时互动,共同推动剧情发展。这种互动模式真正实现了观众从“观看者”向“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让观众不再是戏剧的旁观者,而是成为戏剧创作的一部分。
在内容方面,《仓颉造字》以仓颉“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的神话传说为核心线索,艺术性地重构了汉字从无到有、由象形向表意演化的艰辛历程。
数字戏剧作为传统戏剧与现代数字技术融合产生的新型艺术,以戏剧与影视相结合的形态呈现。它既像传统戏剧那样在剧场演出,又像影视作品那样可以完整立体地进行远程传播。“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技术与系统的集成应用是数字戏剧的一大特点。
近年来,数字戏剧在国内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去年6月,中国首部XR数字戏剧《麦克白》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盛大首映,由国家大剧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以及中国(北京)星光视听产业基地三大行业领域巨头联袂呈现。拍摄过程中,通过XR技术动态追踪获取演员与虚拟场景的实时交互,并实时渲染输出虚拟场景与演员真情表演相融合的画面。虚拟场景的即时生成和调整、虚拟摄影机和追踪系统的融合应用,使制作团队能够高效灵活地完成制片工作。
今年1月4日,国内首部文物活化数字戏剧《天官赐福》举行首演。该剧采用“行浸式”的观赏形式,现场演出结合数字戏剧的演绎方式,以明代著名传奇小说《三言二拍》中的小故事为蓝本,将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南都繁会图》描绘的明晚期南京上元节作为背景,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3月,中央戏剧学院“智能戏剧艺术空间”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中国艺术院校中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建设。6月6日,中央戏剧学院数字戏剧系正式成立。
目前,数字戏剧系已有“数字空间演艺”和“影像表演”两个本科专业,以及“戏剧数字化”硕士培养方向和“传统戏剧数字化”“戏剧人工智能”等博士培养方向,为数字戏剧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此次《仓颉造字》的创排,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数字戏剧的发展,为戏剧艺术的创新探索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