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的戏剧人间与文学星空!
更新时间:2025-03-29 05:09 浏览量:2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高伟
我所识得的陈彦是儒雅又优雅的。儒雅内蕴,优雅外化,一派古今并蓄风采,谦和大家风范!
了解和体会陈彦的成长史与成功路,不仅仅是八个故乡的流离远征,更是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的生动践行与绝佳诠释。他是不断探索久久为功的,从剧、从政、从文,立志之大、精力之沛、成就之高如同六边形战士。若以此看,陈彦是真正意义上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有从政之能,有写剧之才,有作文之心,兼而有之而不傲不殆。
陈彦发轫于戏剧,大剧十九部,小剧数十部,一路潜心打磨含弘光大。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时代与大众之间,他既贴地行走亦高台教化。始终锚定戏剧创作的情感有没有打动人?思想有没有震撼人?心灵有没有启迪人?可以说,这朴实而系统的灵魂三问,是陈彦戏剧创作的哲学和密码。他深度研究和深层洞悉着秦腔等戏剧艺术在演进轨迹中的峭拔与落寞,深刻反思戏剧历史上的花雅之争,生命力的民草之思,发展中的死活之道,不争不媚不哗,扎根通识,修持大道。始终保有着巨大的精神定力,守常守恒守道,体察扭转、标定回归了戏剧本质与戏剧价值,建立起了当代舞台戏剧的精品矩阵、艺术高度和时代叙事。先后三获曹禺戏剧文学奖、五获五个一工程奖,三次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他用一支笔杆子,实现了从山里到城里,从镇安到北京的鲲鹏之变。而精神高处,是他静下来、慢下来、实下来数十年如一日的平和心境与写人间、写人民、写人性百折不改其志的创作主旨。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陈彦的本道则在于烟火人间的根植与深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以其扎实的处世能力,深入的察世能力和丰沛的创作使命为自身戏剧创作与文学创作的坚实地基,学中西、师古今、观天地,籍此,解构着人间事,构建着人世间。
所以,人间烟火与星河宇宙的两极关怀是陈彦文学意象和文学境界的一种鲜明特征。落笔精微,气象犹大,俨然文豪之悲悯与风华。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国家与人民之间,戏剧与文学之间从容穿行,既有情又有察更有解。远非小文人吟风弄月哀怜自我叹怒于表象的俗浮。他把形而下的具象实用主义和形而上的抽象哲学主义在作品故事情节与投射隐喻中糅合一体,实现着人物命运的现实同理和精神关照,给读者以深沉的抚慰与熏陶。
此等陈彦,可谓厚德之陈,美玉之彦也!
从《西京故事》到《装台》,从《主角》到《喜剧》,再到《星空与半棵树》。 这一系列作品,从剧本到书本,是一次次在历史进程中关于告别、回望、追寻的递进纪实与高度浓缩,都是大时代家国变迁和小人物赤诚命运交织观照的民族史。而且小说人物在各本著作中又常有串场联动,试图构建着一种真实、宏大的写作生态。
我以为,《西京故事》是一部城乡二元的书,主人公民办教师罗天福一家的迁徙,那是城市化周期里,新市民的命运抉择和适应融入史;《装台》是一部生活哲学的书,以城中村村民刁顺子所代表的城市化底层社会的形形色色人等,人生如何与自己和解,与社会和解的人生百态烟火况味;《主角》是一部时代进程的书,是忆秦娥的奋斗史,也是秦腔的命运史,同样是每个人在自己人生舞台上如何蝶变、涅槃的成长记述,更是如何掌控命运成为主角的生命探索;《喜剧》是一部专业观照的书,是更人文化的秦腔史,以配角视角承上启下地反映着整个戏剧生态,以及戏剧与戏剧人在大时代变迁中的悲喜交加命运流变。终了,丑角何其美,喜剧几多悲;《星空与半棵树》是一部生态哲学作品,是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的体察,更是农耕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在特定历史周期和环境之下所造成的思想观念与认知问题的深究。其生态除去自然生态,更是社会生态和宇宙生态。同时,还创新打通了文学与戏剧的融合一体。
读一本书,最鲜活是当下,最悠长矍铄是常看常新,长久可读可思。所以,舞台三部曲算是一丛厚史,星空与半棵树则是一部大书。它的时代性、生态性和哲学性是另一重社会维度与文学高度。由此可知,陈彦一路走来,始终保有着巨大的责任使命与创作雄心,才会有一次一次重新出发必须抵达的高度。应该说,刚过甲子年的陈彦,更大的创作生态和更新的创作周期才刚刚开始。当众妙之门推开,可期万象境!
陈彦俨然站在了新时代思考人生和文学之间的关系,深邃地回望着历史中的民族性和洞察着现世下的时代性。把悲悯之心、家国情怀和处世智慧交织在文学探索中。也真正构建起了城市和乡村之间那种二元结构的新世界里应有的沟通与表达。陈彦这种城市级的思考,又未丢掉故土乡恋,因此作品往往聚焦的都是底层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生命历程与生命力量。深刻诠释着中国社会城市与乡村之间众生身体与灵魂迁徙与被迁徙的壮歌,自始至终透着对于真实人性的深切关注。他与他生活的地方深度共情,彼此滋养,不断充实着和构建着他文化世界的精神原乡与地理坐标。
比如商洛,虽然贫,但是不穷,甚至十足富裕。富裕在精神,其精神一方面来自于山水,另一方面更来自于人文,人文之厚之高又首在人物。这些飞上秦岭之巅的鹰鹞,既致广大,亦尽精微。始终不断笃行前进,更永远回望故土,他们便是现代中国与乡土中国二元一体的代表性人物,形成了一种人与土地彼此观照的人文性和地理性。这样成长着的人物常常具有极大的内驱力和照耀性,既推动自我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更影响别人上下而求索持续抵达青云志。
他的创作有文学地理的点染,有乡土烟火的风貌,有时代进程的关切,有星空浪漫的遥想,但他的文学类型不是寻根、伤痕、乡土、先锋、自由、山药蛋等一众流派中的任何一种,而是有着集大成而出新的面貌与大象。我以为,陈彦是戏剧、文学、戏剧文学、文学戏剧的垂直、交互、融合、出新。可以说,陈彦的大文学观、文学生态和文学类型是新样貌的,是需要被给出新定义的!
在著作《星空与半棵树》中有一只猫头鹰点睛线,很有意趣。猫头鹰是带有神性的鸟类,古希腊人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动画片中也常常是博士的角色,代表渊博慈善。但其夜行、强听、软羽和无声飞行技,在这些柔和之下却有着猛禽特有的利爪与钩喙,可谓优雅凶猛,能于无声处听惊雷。所以我们可以说,陈彦其实就是一只翱翔在星空宇宙中,能够旋转出二百七十度视角的猫头鹰,在天地之间徜徉,便接着文学社会性其浓郁的地气,洒着文学人类性其宏阔的天光。
戏剧是高度浓缩,小说是有度展开。这一张一弛之间,陈彦拿捏到了从容自如。从而他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了独树一帜的气骨,兼具了戏剧之紧凑奇巧情节环生,小说之冗长磅礴娓娓道来,开卷便会直入高潮,犹若地球引力和吸星大法一样牵引着,让人产生一气读完的冲动贪婪,又同生大戏落幕的未尽难平。罢了甘之如饴,掩卷常泛余音。
某种程度上,陈彦的文学创作是建立在戏剧基础上的,如果看过他的《边走边看》,就会明白,陈彦就是个人工DeepSeek,他几乎搜罗、阅读、吸收了全世界的千百戏剧著作,他太懂得那些解构、创造、对立、把控、铺陈递进和启程转折的技巧;那些苦难、人性、社会性、冲突美学、人文关怀和雷霆之问的深思。
一个人干啥都能成功,这是不容易的!充分说明陈彦拥有着以横渠四句作基的使命、隐忍进取的心性和交互而新的能力,所以他的出发点便是多向度审视、立体化架构的,力量自然充盈,情绪自然充满,犹若史诗般的实景演艺一样,让人沉浸其中如梦如真,欣然入局,潸然泪下,恍然大悟,怅然难平!
六十年人生砥砺,三十年剧人沉潜,陈彦以必须抵达的决心,立大树之鸿志,行西迁之经路,以玫瑰迟开的耐心,数十年如一日为梦想装台,终成主角,演绎喜剧,并且还在不断躬身笃行探索着星辰大海的宇宙。
其实,《主角》中那个抱着字典学习、时时刻刻练功的忆秦娥,那个呕心沥血创作剧本的秦八娃,某种程度上也是陈彦自己曾经的奋斗写照,也由此有了陈彦戏剧中深刻的小人物刻画和小说中各种恰到好处大俗大雅丰富入神的语言运用。那个贫瘠的年代,一山未了一山迎的镇安,读书是一种奢望,爱学善学的人,有一本字典和一颗苦心,便能储存下一个广博懵懂的世界观为后来做基,从而得以不断进益,细致入微地观世界,深入浅出地写世界。
现在,陈彦以剧作闻名,以文学著名,典型的多项杰出,著述等身,荣誉遍及了。我想,细腻入微烟火气的陈彦,还会像《主角》里那个来到城里的秦八娃一样,青睐住在临街房子里看那市井嘈杂熙攘,去观察生活、创作生活、超越生活。捕捉大时代的小人物、镌刻小人物的大时代,让一出出家国变迁、社会演进的大剧粉墨登场!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变创造创新,苦难辉煌的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不断推陈出新的陈彦是属于这样波澜壮阔时代的人物。
生活的雪泥鸿爪,艺术的长坡厚雪,感佩亦期待陈彦先生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以创作光大生命,带给我们更多的抵达!
-完-
作者:高伟,号无拙庄主,青年战略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