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首都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旧书店情书》顾青诠释“小切口大情怀”戏剧编剧创作范式

更新时间:2025-08-25 12:58  浏览量:3

[北京,2025年8月24日] 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主办的第一期戏剧编剧人才高研班近日圆满结业。本期以“聚焦现实、回归人文、创新表达”为核心理念,着力推动戏剧创作与时代语境的深度对话。学员顾青凭借其原创戏剧构思《旧书店情书》,以独特的现实洞察与细腻的情感叙事成为研修班典型案例选题突围:以微观叙事承载时代命题。

在创意孵化阶段,她跳出传统宏大叙事框架,选取“城市更新中即将拆迁的旧书店”这一社会缩影,通过“店主珍藏60年的未寄情书”勾连个体记忆与集体情感。该构思以“物质空间的消逝”与“精神遗产的存续”形成戏剧张力,“以人文关怀解构城市化进程的典范之作”。沿用中国戏剧家协会的历往著名剧作家们的原理“《旧书店情书》将时代洪流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人生切面,实现了历史厚重感与当下共鸣性的统一。”

双线结构:规则与情理的现代性思辨

剧本架构中,顾青创新采用“拆迁倒计时”与“寻人之旅”双线并行叙事:外部冲突体现为拆迁进度与旧书店存续时间的赛跑,内部冲突则聚焦人物情感抉择——剧中72岁店主陈守义对遗憾的执念、大学生林晓对“无用之事”的坚守、拆迁负责人介于制度与人性间的挣扎。通过多维度人物弧光,作品深刻探讨了“效率至上”时代中如何安放个体情感价值的命题。正如研修班特聘导师、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强调:“以戏剧性冲突折射社会伦理困境,体现了青年编剧对现代性矛盾的深刻观察。”

细节叙事:用剧场美学重构生活真实

在场景创作实战中,顾青展现出卓越的剧场语言转化能力。她以“磨白的信纸折痕”“夕阳下拉长的台阶影子”等视觉意象替代直白抒情,通过物象的细腻刻画传递情感重量。其中“今天不寄,明天书店没了,我怕连‘留在这儿’的地方都没了”的台词设计,沿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的“兼具诗性表达与现实质感的当代剧场语言示范”。作品充分体现了研修班倡导的“让道具说话、让空间叙事”的现代编剧理念。

行业价值:定义现实题材创作新标准

顾青的创作实践为行业提供了现实题材创新的方法论参考:其一,以“情感考古学”方式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层积;其二,通过“物-人-城”的互文关系构建多义性主题;其三,用冷峻的戏剧冲突包裹温暖的人文内核。目前,《旧书店情书》已作为“现实题材创意开发教学样本”纳入中国戏剧家协会编剧教材体系。

顾青总结了黄蜀芹、王世湘、熊源伟等老一辈艺术家历往作品印证了‘生活肌理即是戏剧肌理’的创作真理。新一代编剧需要这种‘向下扎根、向上书写’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戏剧与时代的同频共振。”据悉,该作品已进入剧本孵化通道,预计将于2026年搬上舞台。(摄影:顾青)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