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邻居”也敢闹事了!美国到底还行不行?
更新时间:2025-03-11 13:33 浏览量:8
美加百年盟约现裂痕:当"后院起火"折射霸权黄昏
3月9日,加拿大政坛迎来历史性时刻**。新任总理马克·卡尼在胜选演说中强硬表态,将延续对美加征关税政策,誓言用"一美元对一美元"的报复性措施,迫使美国重回公平贸易轨道。戏剧性的是,就在同一天,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加拿大钢铝、乳制品加征关税——这对"北美兄弟"的贸易对抗,被外媒称为"现代版波士顿倾茶事件",百年特殊关系首次出现结构性裂痕。
结构性矛盾:加拿大难以挣脱的困局
作为美国的“老邻居”,加拿大75%的能源、矿产及农产品出口依赖美国市场,其军事安全更深度嵌套于北美防空司令部体系。这种不对称依赖,长期与加拿大国内的反美民族主义情绪形成对冲。
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政策,正将传统盟友推向战略自主的十字路口。卡尼指责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施压"侵蚀加拿大主权",其全民医保体系和文化独特性或成牺牲品。
北美大陆的震荡冲击波
作为北约创始国,加拿大与美国的公开对抗,折射出美国领导力的衰退。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期公开批评"单极世界已终结",似乎正与此形成呼应。
墨西哥对加拿大的暗中支持,使USMCA协议陷入执行困境。三国产业链的深度交织,令单边关税的破坏性呈几何级扩散。
全球权力格局的深层震荡
卡尼以冰球隐喻宣示"以小搏大"的决心,恰似当前国际秩序变革的缩影,美国对近邻的威慑失效,暴露其维持全球治理成本的剧增。新兴力量中心正在贸易、科技、气候等领域构建平行体系。从加拿大到韩国,更多国家在安全依赖与经济自主间寻求平衡。欧盟《战略指南针》与东盟"印太展望",均体现去中心化趋势。WTO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增贸易限制措施同比激增40%,多边机制失能加速区域集团化进程。
回顾历史:1914年前夜,欧洲各国经济依存度达到历史峰值,却未能阻止世界大战爆发。如今美加这两个共享5440公里边境线、每天贸易额超20亿美元的密邻,竟陷入"以邻为壑"的对抗,恰为全球化敲响警钟:当经济相互依存失去公平基石,再紧密的纽带都可能瞬间崩裂。
终极拷问:卡尼政府的选择,或许预示着国际秩序重构进入深水区:如果连最亲密的盟友都要通过关税战维护主权,美国苦心经营七十余年的"自由世界"秩序,是否正在迎来坍塌时?